从1992年我国政府部门首次认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十三五”规划正式提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经历26年的积累与蓄势,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
2018年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同时,这也具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2018年,又一个跨时代的中国节点,我国文化产业正由方兴未艾的探索实践期,全面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机遇和新使命,我国文化产业如何在2020年完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成长目标,留给我们的时间屈指可数。
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文化产业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增速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大众消费需求升级,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成消费升级的主要动力。在强劲的文化消费动力助推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提速的新“蓝海”。按照当前统计口径,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可以达到3.45万亿元,GDP占比约4.4%。
2018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增速,除了文化企业坚定信心外,仍然离不开政策动力。自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频频而至。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到中央一号文件,从文化部、广电总局等中央部门会议到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文化产业发展列为重点,有的省市还将文化工作作为单列章节,足见重视程度。
据此,对于各地各级政府,如何将政策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成为关键,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当好指导员、协调员和服务员,以优质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作为企业主体,如何将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转化为文化产品尤其重要,唯有充分调动消费主体的消费动力,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实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我国经济大国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身份极不相称。因此,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让文化生产力真正强起来。
面对现实问题,2017年4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为此,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各地各级应着重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或潜力大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力军”和广大民营文化企业的“生力军”,充分盘活文化产业整体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效应。
同时,还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扶持,建好用好政府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和重点入驻企业的奖励扶持。有条件的地区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采取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等方式,对区域内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企业进行投资,予以扶持,通过引导基金吸纳社会资本,放大资本杠杆作用,壮大企业发展实力。
能力
当前,能力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之密切相关,但却常被忽视的是,执行能力不足也成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
文化产业要胜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新决策,除了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外,最关键的取决于各级政府和文化企业的创新力与执行力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回顾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期,主要是通过借鉴、消化、吸收发达国的文化产业模式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进了探索创新,构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
尽管这种模式,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最突出的表现为文化产品创新能力缺失,产业执行力的不足。从本质上分析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文化产品复制与模仿痕迹过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支撑,而执行力更多的体现在生产而非创造性转化上,导致产业底部过窄,基础不实。
直面品牌时代,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空前觉醒,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是过去那种生产导向决定消费去向的年代,已经转变成为由消费导向决定生产方向的时代!为此,提升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能力和驾驭市场多变性能力正成为重大课题。倘若再不觉醒,就会由市场的主导者变成风险的承担者。
魄力
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最具张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其认识度和重视度也得到充分体现。但是相比较而言,不少地区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缺乏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以抓工业的魄力抓文化产业发展。
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文化产业是绿色环保产业,其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远远大于传统工业增加值,仅仅是在速度和效益上无法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较长时间的培植与成长过程。如今,在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下,不少传统工业项目已拉响红色警报。这种情形之下,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和魄力,切实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摆上位、抓到位。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魄力,要敢想、敢做,勇于负责,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底气”,善于抓住国家战略机遇,立足于当前产业现状,设计出一条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推动文化产业提速增效。要善于从抓工业思维中寻求思路,通过建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征选机制和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从工作重心上进行引导和支持。
从北上粤苏领军示范,到浙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黑马”;从上海“文创50条”到北京“文化金融8大举措”。纵观我国文化产业大省、强市,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更加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省市党委、政府抓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心和魄力史无前例。
耐力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一场需要耐力地与后劲的长跑。因为文化产业不像房地产等硬需产业,上马快、利润高、效益好,它需要系统性的策划、规划和运营的同时,还要面临市场的多变风向和资本消耗等不确定风险考验。
文化产业一个核心属性之一,就是它也要遵循经济产业化的规律和市场性经营生产,这是文化之所以能转化成产业的关键。为此,文化产业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远的战略目标支撑和一个相当的坚守持续过程。就像今天的浙江文化产业一跃成为全国的“黑马”,靠的不单单是厚积薄发,而是各级党委政府接力实干的坚守和耐力。
其实相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才是关键的核心,产业只是一种转化的手段。由此可见,文化企业不仅姓“企”,更姓“文”,这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久久为功的耐力和韧劲。否则,就会陷入急功近利的误区,影响文化产业提速增效的根基。
纵观近5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山东、江西、湖南、四川、福建、河南等省市虽均突破千亿大关,且尤以湖南、四川两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喜。但与“北上粤苏”相比,仍需要在耐力上持续回绕锤炼,接受时间沉淀和激烈的市场考验。
结 语
回眸中国改革发展近40年的巨大成就,无不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出来的。同样,文化产业从概念化探索积累到今天成为“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是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形成的基础和对未来市场的准确判断。
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更需新作为。具体到文化产业,就是加强文化资产特性、文化企业经营规律与宏观经济运行特点研究,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和支撑力,聚焦“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既做到“十指相扣十力并发”,又做到“攥指成拳双拳互补”,全力以赴向既定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