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
我个人觉得学校并不重要,而是首先得选择可以开拓视野,思想的地方,而后才是专业。
群主:
第一,城市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大
机会即资源。上海或南京,城市的资源能有多大差别?南京或合肥,城市的资源又能差别多大?
拓宽眼界?是指自己能亲身参与其中,并提升自身视野的机会。
一线城市的资源虽多,但能参与其中的并不比二线城市多多少,能让自身获得提高的更是凤毛麟角。
机会的竞争,一座只有一所211的城市和一座拥有多所985和211的城市,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资源的多少,总量固然重要,能落到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重要。
城市差一档或者半档,对于开拓眼界几乎没太大区别,三线以上城市几乎都可以满足眼界的需求。有大学,有影院,有Shopping Mall,有博物馆,有演唱会,有图书馆等,有这些就足够了。并且,三线以下城市,几乎没有像样的大学。
从高考志愿填报合理性角度讲,过分侧重专业、学校、城市的其中哪一方面都不好,三者均衡选择才最合理。如果非要在三要素之中找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么,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专业。
但是,专业的选择,也不能拘泥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专业,只要不是社会需求极少,内容拼凑,过时面临淘汰的专业都可以选择。但最好还是选择社会急需,门槛高,可以持续增长型的专业。
第二,城市不能改变人的思维和视野
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永远只能是思考和知识。有些人在大城市出生长大,依然是lowb。
最近大火的刘慈欣,他的所有作品,包括科幻巨著《三体》,都写作于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镇附近,太行山中的一个发电厂。如果只有大城市才能培养思维和视野。毕业就被分配到娘子关的刘慈欣(毕业于郑州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也不是一线城市),又为何能写出思维缜密,视野宏大的《三体》?
原因有三:
思考
互联网中获取的知识
融入网络世界
刘慈欣专业是计算机,职业是计算机工程师。所以,他很早就接触了互联网,他通过网络获取知识,通过网络与业内交流。
有了互联网,加上勤于思考,每个人都能完善自己的思维,每个人都能拥有广阔的视野。
有了互联网,城市之间的差距变的更小,北京、上海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身在外地的你一样可以随时知道。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从北京到深圳,从一线城市到乡村,我们每天享受的都是同样的资讯,同样的热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和任何需要联系的人进行沟通。
有一种愚蠢的想法,认为距离信息发生地越近,获得信息越便捷。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北京人民关心两会也是看电视,看手机,上网,而不是去人民大会堂听墙根。
第三,一线城市的就业优势,会被学校降档所抵消
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看,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但是竞争也激烈。而且去一线城市读大学,学校都会下降一两个档次。学校档次的下降,也会减少就业机会。此消彼长,一线城市的就业优势还剩下多少?
每次讲座,群主都会把城市放在志愿三因素的最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读书的城市不等于就业的城市。
只要专业选的对,三线城市的211大学生,可以很轻松去北上广深就业。如果专业不是一线城市所需要的,那么即使早早去一线城市读书,偌大的城市也难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通过分析就业数据,《2016北京市高校就业报告》显示,北京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只有49.5%的人能留在北京,也就是即使本科就来了北京,学校档次不够高,专业需求少,个人不优秀,依然留不下。
其它一线城市和二线热门城市也是大致如此,留在本地的比例更低。北京有26所211,上海10所,西安8所,南京8所,武汉7所。也就是要留在这些一、二线城市,竞争仍然是极其激烈的。
如今,读研已经成为主流,研究生阶段又增加一次城市选择机会。这时本科在哪里读就显得更不重要,高考志愿时,要更多考虑如何增加保研或者考研的机会。
具群主多年观察,应届毕业生就业几大流向,
回原籍
本地就业
外线一、二、三线城市
行业发达的城市
比如电子行业有七个中心城市,汽车行业的武汉、上海、广州、长春、北京等。
综上,城市能开拓视野、思路的想法是大错特错,城市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想法,也需要具体分析。
对大城市抱有幻想的人,大部分并没有大城市长期工作生活过。赋予了大城市太多期望,可惜臣妾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