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cdn  知识产权,商标  增值电信  文化出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ICP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等级保护流程,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文网文 
咨询热线:400-668-6635

互联网络加速了三农的发展,突飞猛进,你怎么看待?

   日期:2019-03-08     浏览:216    评论:0    
核心提示:眼下的热词排行榜中,互联网+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一个。身在传统产业中的人们都在努力设想着,自己的产业实现互联网+之后,会产生怎
 眼下的热词排行榜中,“互联网+”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一个。身在传统产业中的人们都在努力设想着,自己的产业实现“互联网+”之后,会产生怎样颠覆性的变化。“三农”领域的人们也不例外。
 
农业可谓是传统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当“互联网+”的时代日益靠近,这样的产业也注定会改变。事实上,有些变化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以来,在部分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农村电商,就是这种变化的代表。在这种新形势下,三农商城顺应时代潮流诞生了。
 
 
三农商城是由河北人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总打造,朱总通过农业行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的火爆,将农业结合互联网,打造了三农商城。朱总拥有的河北人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港口设备维修服务机械零部件加工;钢结构件的制作、安装;其他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其他化工产品的销售;建筑安装技术咨询;提供劳务服务;道路普通货运项目为主的公司。
 
 
三农商城内含括农业产品,采购信息,相关企业,展会信息,价格行情,三农资讯,生鲜蔬菜,生态水果,畜牧水产,粮油米面等内容,全面,内容丰富,方便消费者企业。三农商城旨在为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构建桥梁,以“互联网+”的形式,助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朱总认为,互联网+农业,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让曾经困难重重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了新的可能。互联网+农民,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等造就出一批“新农人”,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农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谁来种地”的问题似乎看到了可能的解决方式。互联网+农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模式,硬件改变乡村传统面貌,软件改变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的改变进入新时期。
 

三农触网”突飞猛进
 
刘和满,山东省蒙阴县野店镇毛坪村人,种植蜜桃几十年。以往,他在地头把桃卖给小贩,或是送到附近市场出售。今年,他改为上网销售并尝到了甜头:不仅不用担心小贩们压价,销路也广了许多,6亩蜜桃比往年多收了1万多元。
 
蒙阴县种植蜜桃约65万亩,果业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七成以上。蒙阴县供销社主任陈学省说,为推动当地蜜桃产业发展,蒙阴县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设网店帮助农民销售蜜桃。
 
当前我国三农与互联网联系不断加深,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全国方兴未艾,高速推进。一是网络平台急速扩张,数量庞大。据阿里巴巴研究院专家介绍,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2013年达到39.4万个,农产品零售额也从2010年的37亿元急速增长到2013年的400多亿元。二是涉及农产品范围越来越大,除了易储存易运输的干果等产品,生鲜农产品也越来越多。三是进入生产要素领域,如安徽出现的“土地宝”,直指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土地,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部市场司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杨娜说,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已从政府主导、国家投入为主转为多元主体联合驱动,从单一的三农信息服务到实现农产品交易,进入快速壮大的“成长期”。
 

流程再造助农增效
 
从“蒜你狠”“姜你军”到香蕉滞销、土豆白菜难卖……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的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事件,纷纷指向农业发展中的最大病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失衡。电商农业则能明显改善信息的对接程度。
 
来自农业部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与传统流通方式相比,电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信息对称方面。从销售环节来说,买卖双方能够在开放式的平台上“见面”。从产销链条来说,通过电商网络能够便捷有效地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并反馈到农民手中,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
 
物流成本过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农产品物流中更为突出。广州惠鲜蔬果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妙英说,生鲜农产品运输对时间的要求很高,比如叶菜,采摘后极易变黄、腐烂,运输途中多耽搁一天损耗就多20%。按照传统物流模式,一种跨省销售的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一般要过手5到8次,每过手一次,就要运输装载一次,损耗一次,加价一次。
 
“通过网络销售,一般会缩减一半环节。如果是农民点对点地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只需一次包装一次运输就能完成。互联网对农产品物流的流程再造能降低成本,实现农业增效。”杨妙英说。
 
充分挖掘产品价值
 
借助互联网,还能挖掘农产品价值,弥补在市场环节上的弱项,有助于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省茂名市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2013年该市荔枝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多年来,这里受困于荔枝保鲜困难、难以远销,果贱伤农不时发生。
 
茂名市农业局副局长叶颖邦说,从2013年开始,茂名市积极加强水果产业与网商、物流渠道合作,推动荔枝网络销售,开拓出高端销售路线,充分挖掘茂名荔枝的竞争力。今年5月到6月初,该市通过电商销售荔枝近10万单,成交均价25元/斤,远高于市场五六元一斤的售价。
 
安徽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认为,三农“触网”带来思维创新,让现代农业发展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步伐,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将互联网嫁接进来,有助于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变革管理制度,提升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三农,从实践看,农村电商是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电商兴起,农村电商自2009年以来呈现暴发的趋势,到2013年,仅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就达约14亿件,淘宝网和天猫上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超过200万家。
 
互联网+三农简介
 
什么是“互联网+三农”?从实践看,农村电商是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兴起,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电商兴起
 
农村电商自2009年以来呈现暴发的趋势,到2013年,仅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就达约14亿件,淘宝网和天猫上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超过200万家。农村电商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个体农民电商创业自发兴起。大量回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和部分大学生村官,开始运用电商这一便捷的平台,销售农村土特产品。全国百佳网商“山之孕”特产店的创办者杜千里,MBA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创业,利用一根网线,把太行山区的野生药材、绿色杂粮等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2011年实现150万元的收入,当地土特产收购价格平均增长了1—7倍。
 
以乡村为区域实现聚集。开始出现“淘宝村”这一新事物,即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一般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且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000万元以上。截止到2014年年底,国内已经发现淘宝村211个,涵盖网店7万个,直接就业28万人,并带来物流快递、包装等服务业大量间接就业。
 
以县域为单元形成电商新经济。经阿里研究院总结,全国初步形成县域电商发展十大模式。以小商品批发著称的浙江省义乌市,实现了网上再造一个义乌的转型,2013年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数量(7万家左右);电商交易规模856亿元,交易额也超过实体市场。
 
互联网+三农新机遇
 
电商为正在转型的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为青年在农村创业创造了有效平台。电商创业,只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注册一个淘宝账户就能开张,启动资金只需几千元,产品有农民生产,发货有物流公司代理,自己只需要用好网络就行,还满足了年轻人的要体面、收入好、挺时尚的创业心理。
 
提供了农产品市场对接的有效载体。网络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对接,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现象。2013年11月25日,海南省农业厅联合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淘宝网·特色中国海南馆”正式上线,仅椰子饭一项,三天销掉了以往线下全岛一年总销量的63%。阿里研究中心预计,2014年预计中国农产品电商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较2013年再翻一番。
 
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有效途径。目前,农村电商从业群体一般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而未上网农民收入则一般在1500元到2000元,前者已通过电商迅速成了“村里的白领”。特别是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有了电商平台后,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见面,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明显增收。“中国芒果之乡”广西田东县,已经有3500多家网店销售田东香芒,一般当天摘果,当天发货,3至4天就送到消费者手中,网店比实体店成本低,而且芒果附加值比实体店高,赢利空间更大。
 
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效切入点。电商把盲目的生产逐渐转向依靠市场来定位,拿到订单再生产,从根本上避免了卖难。安徽省绩溪县于2014年3月推出全国首例私人定制农场项目——“聚土地”,用户只要提前订购一定数量的土地份额,每个月能够收到土地产出的蔬菜水果,并免费到当地住宿旅行。项目发布短短5天时间,点击5亿次,参与购买3500多人,销售土地465亩、228万元,农民每亩土地增收2000余元。
 
开拓出农村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全国2006个县域地区中,2012年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1790亿元。研究表明,消费者通过网络零售消费的100元中,约61元是替代性消费,也即从线下消费转移到了线上;但是另外的39元,则是因网络购物的刺激而产生的消费增量;而三、四线的县域地区网络新增消费更高达57元,拉动消费作用明显。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专门为村民代理网络购物的淘宝客。大量网络和电商企业开始开拓农村市场,阿里巴巴开始密集调研农村电商,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开始设立农村配送点,兴起了一轮下乡热潮。
 
互联网+三农需要政府助力
 
编辑
 
引导“互联网+三农”健康发展,必须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措施对路。
 
提高认识,出台更积极的政策。在领导干部中普及电商知识,提高对农村电商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应在出台整体电子商务发展意见的基础上,关注农村电商的发展,除商务部门统筹协调电商发展之外,农业、供销、扶贫等涉农部门也应重视和加强出台明确的农产品电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示范县、示范乡、淘宝村和一大批农村电商示范企业(店),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整体包装,集中网上推出;试点推行电商扶贫工程。
 
加强人才培养,抓住电商发展的关键要素。电商是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需要一大批熟悉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现代人才,目前全国电商人才缺口在150万人,农村电商人才基础更是异常薄弱,预计未来两年县域以下电商人才缺口200万左右。发展农村电商,要把专业人才培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通过创办培训基地和电商孵化基地培养一批,通过配套创业贷款等政策扶持壮大一批,以人才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由于从事电商的主体是年轻人,建议列出专项资金,实施青年电商创业培养计划。
 
突出地方特色,灵活电商发展策略。利用好农业的区域性特点,充分发挥各地生态多样的优势,因地制宜确立县域电商发展重点,选出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优先聚焦推出;既做好农产品零售型电商,也要扩大农产品网上批发交易;按照电商思维改造农产品营销模式,健全生产、加工、包装的标准化和质量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把农产品地域品牌加速推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品牌。
 
加强产业配套,强化政府作为。从已经公布的县域电商模式看,共同的特点是政府推动,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的作用更为重要。县域电商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做到什么程度,政府要把明晰的战略提出来,有长远和阶段性的目标,形成可执行的发展规划,指导实践发展。要特别重视产业配套建议,主要包括电商园区、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产业链建设问题和扶持政策等。同时,要营造良好氛围,在宣传上下功夫,转变干部群众观念,跟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三农”时代
 
打赏
 
更多>同类办证须知
0相关评论

热门业务